编者按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、伟大抗战精神,厦门市委党史方志室推出“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”专栏,讲述厦门抗战事件、缅怀抗战英烈,追忆那段波澜壮阔、可歌可泣的历史,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。
陈康容,又名陈亚莹、陈月容,祖籍福建永定,1915年出生于一个缅甸华侨家庭。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她是厦门妇女抗日救亡运动领导人之一。曾任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慰劳工作团宣传股长。1938年新四军第二支队整编北上后,留在闽西南潮梅特委机关工作。1940年秋被捕后慷慨就义。闽西人民把游击队命名为“康容支队”,以继承烈士遗志。
心怀家国,以文为剑
陈康容的父亲陈锡梅,早年留学日本,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,辛亥革命失败后,侨居缅甸。陈康容15岁时随父回乡探亲。返回缅甸前,陈锡梅把陈康容送到厦门集美中学读书。在这所民主气息浓厚、革命活动活跃的校园里,陈康容不但提高了文化水平,增长了知识,还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,对她以后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
1935年春,陈康容回到缅甸曼德勒任教。陈康容在校内积极地向学生传播抗日救国进步思想。上语文课时,她不采用国民党政府编印的语文教材,而以高尔基、法捷耶夫、鲁迅、丁玲等人的著作代之;上音乐课时,她教唱抗日救亡歌曲,并在课余排练抗战话剧。在校外,她是仰光进步妇女运动、青年运动和进步文化运动的活跃人物。她参加了以国民党左派和马共为骨干的宣传抗日的文艺团体椰风社,在《仰光日报》副刊《椰风》上发表诗歌散文。陈康容发起组织缅华妇女联合会,团结一批进步妇女,宣传俄国十月革命、民族解放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。同年8月,她参加缅甸华侨进步青年组织的仰光青年学会,进行爱国、反蒋、抗日活动。
1937年初,陈康容救国心切,决心再次回国边读书边参加抗日救亡运动?;毓螅投劣谙妹糯笱难担⒃谙么蟮叵碌匙橹呐嘌逃拢孛芗尤肓酥泄膊?,走上革命道路。她担任中共厦门工委妇女支部委员,是厦门妇女抗日救亡运动领导人之一。全国性抗战开始后,忧国忧民的陈康容毅然中止学业,拒绝了父亲在缅甸为她安排的舒适生活,从学校走向社会,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,先后加入中国妇女慰劳前方抗战将士总会厦门分会、厦门文化界抗敌后援会、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慰劳工作团,并担任宣传股长,用手中犀利的笔进行战斗。她积极发动各界妇女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,用歌声喷射出心中怒火,形成抗日雷鸣。她经常上街宣传、教唱抗日救亡歌曲,遇有敌机轰炸,就参与救护伤员、慰问灾民,到胡里山等前沿慰问抗战将士。她倾力于厦门妇女夜校,宣传爱国思想,推动厦门妇女加入抗战救国的行列。那段时间,厦门的抗日救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,从朝到暮,大街小巷到处有演讲,到处有抗日的街头剧,到处有救亡的歌声。她兴奋撰文《厦门妇女怒吼起来了!》,1937年9月26日在《抗敌导报》创刊号上公开发表。文中写道:把厦门妇女发动起来“保卫我们的祖国,这就是抗战的力量”,“厦门的妇女们,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了”。她以这些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向日寇宣战。
坚贞不屈,慷慨就义
1937年11月,她受党组织委派,参加了中共闽粤赣省委第一期抗日救亡干部班的学习,同时结识了从苏联学习回来的黄会斋。当时,她的父亲频频来函催她到缅甸去。她对黄会斋说: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我一定坚持革命到底。”1938年5月,陈康容受党组织委派,回到家乡岐岭,以教书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。
1938年下半年,陈康容与黄会斋结婚,婚后她在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机关工作。1940年,黄会斋调任漳州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,陈康容则回到岐岭以教书为掩护,坚持地下工作。7月16日晚上,陈康容得到党组织通知,正在收拾行装,准备上山隐蔽,忽有保安团兵包围了她的住处。她见情况紧急,立即回房吞下写有汇报情况的纸片,取下挂在窗口下作信号的衬衣,吻别了亲人。敌人为从她口中获得党组织的情况,先派营长张耀生以厦门大学同学的关系向她劝降,遭到拒绝后,敌人又接连三个晚上拷问她。陈康容毫无所惧,并多次怒斥敌人。她在《自首书》上写道:“青春无价比,团聚何须提,为了伸正义,岂惧剥重皮 !”1940年8月16日夜间,陈康容被恼羞成怒的反动派残酷活埋在抚市的山墩上。临刑前,她还高呼:“中国共产党万岁 !”“打倒汉奸卖国贼 !”壮烈就义时陈康容年仅25岁。同年,黄会斋为纪念陈康容改名“黄康”,继续革命斗争。
1944年,中共闽粤边委在永定金丰大山彭坑成立“康容支队”,坚持抗日自卫武装斗争,以示对烈士的深切怀念。